足球竞彩网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检验教研室课程建设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1 19:33:54 浏览次数: 【字体:

 

《寄生虫学检验》

一、课程简介:

《寄生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本课程于大学二年级开设,其前导课程有,医用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共54课时,理论/实验课时比为1/0.8。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试科目,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试科目,各教学环节占考核总分的比例:实验报告:10%,平时课堂与考勤:10%,实验考核:20%,课程理论考试(闭卷):60%。


《卫生理化检验》

一、课程简介: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现代的仪器分析理论与技术为手段,检测分析环境因素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物质种类和数量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其作用是通过初步阐明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各类卫生标准和采取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手段。

本课程于大学二年级开设,其前导课程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共72课时,理论/实验课时比为1/1。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试科目,各教学环节占考核总分的比例:实验报告:10%,平时课堂与考勤:10%,实验考核:20%,课程理论考试(闭卷):60%。


《血液学检验》

一、课程简介:

血液学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科学。血液学检验既属于血液学范畴,又是医学检验的一个分支,是医学检验的主干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中重点讲授造血检验、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各类贫血、白血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评价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目的是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临床血液学相关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方法及血液学特点,能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结论。本课程于大学二年级开设,其前导课程为血细胞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流变学等课程,本课程共72课时,理论/实验课时比为1/0.8。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试科目。考核方式:理论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实验课考核、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10%、实验课成绩占20%)占30%;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占70%。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一、课程简介:

《临床输血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它主要讲述输血安全、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基础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血液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输血治疗的理论,同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提供输血相关诊断与治疗建议。由于临床输血学是免疫学与输血治疗学相交叉的学科之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临床输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一般临床输血检验与治疗工作,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能力。理论讲授抓住最基本内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时数适当地介绍反应本学科的有关进展。

本课程于大学二年级开设,其前导课程为血细胞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流变学等课程,本课程共36课时,理论/实验课时比为1/0.5。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必修考查课。考核方式:理论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实验课考核、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10%、实验课成绩占20%)占30%;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占70%。

《临床检验基础》

一、课程简介: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本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了解检验项目的参考值。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医师。

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必须具备基础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医学概要等医学相关专业知识。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是一门完整的课程,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本课程共126课时,理论/实验课时比为1/0.75,本课程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试科目,各教学环节占考核总分的比例:实验报告:10%,平时课堂与考勤:10%,实验考核:20%,课程理论考试(闭卷):60%。


《生物化学检验》

一、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检验》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实验室技术和检验诊断部分。其中,实验室技术主要内容有:实验室基本知识,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自动化分析技术、检测系统的评价和验证、酶学诊断技术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各实验室技术的原理、方法及评价、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检验诊断部分主要内容:体液蛋白质、葡萄糖、脂蛋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微量元素、肝胆疾病、肾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胰腺疾病、内分泌、妊娠和新生儿、治疗药物浓度的生化检验,各诊断部分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方法、原理及评价,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均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

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必须具备基础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是一门完整的课程,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本课程共138课时,理论/实验课时比为1/1,本课程于大学二年级开设。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试科目,各教学环节占考核总分的比例:实验报告:10%,平时课堂与考勤:10%,实验考核:20%,课程理论考试(闭卷):60%。


《医学检验仪器与应用》

一、课程简介:

《医学检验仪器与应用》是由多学科交叉组成的、知识面和技术面密集程度较高的且具有独特应用目标的课程。本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门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授课时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要求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临床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日常维护及应用,提高动手能力,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仪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前导课程有《医用物理学》、《电子学基础》、《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于大学二年级开设。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考查科目,各教学环节占考核总分的比例:作业:10%,平时课堂:10%,考勤:10%,课程理论考试(闭卷):70%。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