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网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课程建设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1 19:33:54 浏览次数: 【字体: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课程是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口腔医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学校及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病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立足于本课程在学科中的基础和决定性地位,从多方面入手对该课程开展了建设性工作。下面就本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

因为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培养、引进、提高”的八字方针。在2010年引进一名硕士研究生。本教研室5名教师中:有两名副教授、一名讲师、两名助教。通过课程建设,我们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2.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尸体解剖和临床病理诊断实际,增加了对病理学科新知识、新动态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任课教师职责,要求教师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充分研讨,对不同专业的侧重点进行科学设计。

(2)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室面积约400平方米,包含多媒体互动实验室2间,普通实验室3间,标本房1间。近年来新购置多台仪器设备,其中包括显微教学系统、奥林巴斯数码显微摄影系统。硬件条件的改善明显促进科学科研水平,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教学实践需要。同时,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按照新的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减少、删除部分陈旧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模块分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开放性强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

在知识的各个转折点,教师通过精心的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学生给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疑难知识点采用多种方式,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进一步达到理解透彻。例如,在讲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时,我们不仅采用图片、模式图,还将其制成动画,进行形象深入的讲解。由于形式新颖、生动形象、效果逼真,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效果倍增。开设讨论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病例讨论课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他们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来解答问题。讨论课能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4.重视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以《病理学》为主干线的系列化教材:

(1)理论课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采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教材;为全国同类高校广泛采用,普遍反映教材内容深入、理论水平高,先进性强。除了选用该优秀教材,同时还以国家级重点教材及国外的优秀教材为扩充性资料。教研室主任刘圆月老师为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第二版和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病理学》副主编。谌伍老师为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和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病理学》编委。在刘圆月老师的指导下,共同编写了《呼吸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章节。侯菊花老师为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编委,编写了《呼吸功能不全》章节,同时还编写了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涎腺》和《牙齿发育异常》章节。返聘老教授廖炳兰老师是“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第一版的副主编。

(2)实验课教材建设  鉴于所教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学时占该课程总学时数的25%左右,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课教学,课程组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广泛吸收兄弟院校该课程实验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了实验课教材《病理学实验指导》,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该实验教材每年改编一次,及时补充病理学科不断更新丰富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反映了病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该实验教材的使用,能让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关键操作。

(3)多媒体课件建设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已被很多课程所采用,它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图文并茂等特点,但课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教研室全体教师定期对课件进行更新讨论,不断补充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特别是不断补充在临床上发现的典型图片和动画,使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际。

5.加强教学管理

教研室制定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如试讲制、听课制、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等。我教研室对新进青年教师采取试讲、听课、辅导教学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对副教授、讲师以上教师采取学习性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主要对本教研室教师进行听课,每学期至少要完成20学时的听课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

当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本课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发展的部分,例如加强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师生互动、如何将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教学内容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