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网

您的位置: 首页 >纸质资源>报刊杂志>详细内容

报刊杂志

丁玲生平介绍及主要作品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1 20:03:30 浏览次数: 【字体:
生 平 介 绍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

南临澧人。1918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次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

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1923年经瞿秋白等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次年夏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

1925年与胡也频结婚。

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梦珂》于同年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不久又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

1928年10月,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

1929年冬,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期她创作的《水》

《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

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转至南京幽禁三年。1936年9月在党的营救下逃离南京,经上海潜赴西安,不久到中共中央所在

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

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

1948年完成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曾任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文协(后改为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

长等职,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

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

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

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

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丁玲文集》五卷。

主 要 作 品

 

《三八节有感 》、《莎菲女士的日记》、《 我在霞村的时候》、《 夜 》、《梦珂》、《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 杜晚香》、《 彭德怀速

写 》、《我怎样飞向了自由的天地》、《 五月 》、《风雨中忆萧红》、《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分享到:
【打印正文】